二级生物安全柜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设备,依据气流循环与排放方式可分为A1型、A2型、B1型和B2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在结构设计、适用场景及安全防护等级上存在显着差异。
1.A1型:基础防护与低挥发实验首要选择
A1型安全柜采用70%气体循环、30%外排的气流模式,适用于处理低挥发性化学品和放射性核素的实验。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但因排风比例较低,需确保实验室通风系统兼容性,避免气溶胶积聚。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微生物培养、常规细胞实验等。
2.A2型:微量挥发实验的升级方案
A2型在A1型基础上优化了气流平衡设计,通过内置风机保持进气流与下沉气流的动态平衡。其70%循环、30%外排的气流模式可处理微量挥发性有毒化学品和痕量放射性核素,但需连接功能匹配的排气罩。该型号广泛应用于PCR实验室、分子生物学研究等需要高洁净度的场景。
3.B1型:中等挥发实验的精准防护
B1型采用30%循环、70%外排的气流策略,通过专用排气管道将污染空气直接排至室外。其设计重点在于防止挥发性物质在实验室内部扩散,适用于处理中等挥发性化学品和放射性核素的实验。例如,在微生物代谢研究、药物合成等场景中,B1型能有效降低交叉污染风险。
4.B2型:高挥发实验的最终防护
B2型为全排型安全柜,所有气体均通过HEPA过滤器过滤后直接排放至室外,无内部循环。其100%外排的气流模式使其成为处理高挥发性化学品和高放射性核素的首要选择设备。该型号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操作、核医学研究等高风险场景,需配备独立排风系统以确保安全。

二级生物安全柜的四种类型通过差异化的气流循环与排放设计,精准匹配不同实验需求。A1型和A2型侧重于基础防护与微量挥发实验,B1型和B2型则针对中等至高挥发实验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实验室需根据具体实验类型、化学品挥发性及生物安全等级,科学选择适配型号,以实现人员、环境与实验材料的三重防护。